病毒或细菌带来的白细胞变化

2024-08-22 17:18

病毒

感冒初期:
在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初期,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略微降低。例如,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约为(4 - 10)×10⁹/L,此时可能在 4×10⁹/L 左右或者略低。这是因为病毒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,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。同时,淋巴细胞的比例可能会轻度升高,这是机体启动细胞免疫来对抗病毒的表现。


感冒中期:
随着病情的进展,白细胞的变化可能不明显,仍维持在初期的水平或者稍有波动。但如果身体的免疫反应较为强烈,淋巴细胞的比例可能会进一步升高。


感冒后期:
当感冒逐渐痊愈,机体恢复正常状态,白细胞总数通常会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。淋巴细胞的比例也会回归正常水平。


比如说,一位患者在感冒初期检测白细胞为 3.9×10⁹/L,淋巴细胞比例为 42%;到了中期,白细胞为 3.8×10⁹/L,淋巴细胞比例为 45%;在感冒后期,白细胞恢复到 5.5×10⁹/L,淋巴细胞比例降至 35%。


不过,需要指出的是,这些变化并非绝对,个体之间存在差异。而且,仅依靠白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感冒的阶段和病情并不完全准确,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、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,如 C 反应蛋白、病原学检测等综合评估。

图片

细菌

感冒初期(细菌感染刚发生):
白细胞总数可能开始升高,通常会超过正常范围(4 - 10)×10⁹/L。例如,可能达到 11×10⁹/L 左右。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加,因为中性粒细胞在对抗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
感冒中期(细菌感染发展阶段):
白细胞总数会进一步上升,可能达到 15×10⁹/L 甚至更高。中性粒细胞比例持续升高,有时还会出现核左移现象,即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增多。


感冒后期(细菌感染得到控制并逐渐痊愈):
随着病情的好转和康复,白细胞总数会逐渐下降,恢复至正常范围。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也会相应降低,直至恢复正常。


举个例子,一位患者在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初期,白细胞为 12×10⁹/L,中性粒细胞比例 75%;中期时白细胞达到 18×10⁹/L,中性粒细胞比例 85%;到了后期,白细胞降至 8×10⁹/L,中性粒细胞比例 65%。


但需要注意的是,每个人对细菌感染的反应不同,白细胞的变化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同时,医生在诊断和评估病情时,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、体温、C 反应蛋白、降钙素原等其他指标。

图片